自願醫保自推出以來獲得許多市民關注,紛紛比較每家保險公司的產品。自願醫保計劃主要攻打年輕市場,以保費可扣稅、承保日間手術為誘餌,呼籲社會新鮮人踴躍購買。許多媒體也整理出各家保險公司的自願醫保計劃保費,大致上「標準計劃」的保障範圍及保費相近,但也有更多額外保障的「靈活計劃」供選擇。根據網路上保險比較平臺資料顯示,有部分保險公司的「靈活計劃」保費比其他公司的「標準計劃」保費還要低。此計劃已經推出半個月,市民一直在考慮是否只需購買自願醫保就已經足夠?

自願醫保的推出目的是爲了減輕公立醫院的醫療系統。如果你已經購買其他的醫療保險,可先對比兩份產品内容,例如保障範圍及賠償金額。如果你有意想從當前的醫療保險轉保至自願醫保計劃,建議等至保單到期再轉。如前保單到期前轉換,或許保險公司會重新審核你的健康狀況、要求再做體檢。

據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的看法,42萬的自願醫保計劃每年最高賠其實並不足夠。他舉例,若市民在60歲退休、90歲離世,如果退休後的每月生活水平為1萬元,就需要儲蓄的退休金額為660萬,即每月需要儲4000元嗎,如要過上更好的退休生活,金額就更大。

再者,自願醫保主要是覆蓋住院與醫療的開銷。若患上較嚴重的疾病或癌症,後期的化療或復建又是一筆龐大的費用,自願醫保並不能給予足夠的保障。

醫療保險執行的是實報實銷。住院期間花費多少就賠償多少,若超額便要自付,作用是彌補住院保險的不足。建議市民多買幾份,才能確保安心。李講師也建議市民詢問相熟醫生,了解真正的醫療開支,以評估現時儲蓄是否足夠。

欲知更多詳情,請聯絡:
恒安保險顧問有限公司 Henderson Insurance Consultant +852 3959 3316

資料來源:互聯網
Facebook: 香港.保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