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佳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狀況。即使沒病痛的普通人,也難免會有睡眠障礙;對於長期病患的情況或許更嚴重,一般上慢性疾病患者都會有影響睡眠質素的情況,最普遍的病症如過於疲勞或體力退化而引致的長期痛症,一旦病發,就算服用止痛藥也難以改善。若長期處於睡眠品質不佳的狀態下,不但會讓原本病情惡化,還會連帶影響其他身體機能。此外,健康情緒也會因此而變得不穩定。

一直睡不飽,建議及早求診查證
我們的身體狀況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睡得多或少都對身體不好。長期睡眠過量,或可誘發罹患某些疾病的風險。香港睡眠學會代表精神科專科方日旭醫生指出,若一個人的睡眠時間比平常人還要長才覺得足夠,應立即求醫查證,有可能代表健康狀況出現問題。歐洲也有研究指出,睡眠時間過長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機率,指出睡眠過多人士的健康較易有問題有些個案的病發率更高達四成。

人體健康除了受睡眠質素影響外,還涉及多個不同因素,例如先天遺傳、生長環境、生活習慣、精神狀態等等。長時間睡眠時間過長,或許也是因爲是健康狀況出現問題而出現的「訊號」, 如心血管問題。渴睡症、憂鬱症,或嚴重疾病如癌症更會因爲身體虛弱而需要更多的睡眠。根據先前相關研究指出,長時間少於六小時的睡眠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這是因爲睡眠不足容易會使腹内血糖水平升高,影響血糖穩定性;長時間睡眠不足容易影響身體的內分泌而提高肥胖的風險。

最佳的睡眠時間為6至7小時
科學家分析睡眠時間與死亡率的關係,每天睡6、7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超過8小時,或少於4小時的人死亡率要低得多,尤其是睡眠時間7小時左右的人,能夠保持敏銳記憶力、頭腦清醒。美國研究顯示,凌晨兩點以後才入睡,容易讓生理時鐘混亂,而且對身體機能有嚴重影響,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睡眠和健康息息相關,一旦減少睡眠時間,有可能會削弱判斷力、反應能力,甚或引發混亂、沮喪等情緒低落的現象。方醫生也支持午睡的習慣,午睡15至30分鐘有助於恢復精神,但也提醒午睡不宜超過三十分鐘,以免人體進入深沉睡眠,反而令醒來時精神一下子更難以集中,甚至影響晚間睡眠質素。

方醫師再三提醒大眾,如長時間持續每日睡多過九小時,應向醫生求診,徹底查找成因,以防患未然。

圖片/資料來源:互聯網
Facebook: 香港.保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