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課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尤其挑戰傳統價值觀,讓更多人對此議題有更高的關注。許多歐美國家已經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在亞洲卻遲遲還未開放。不過,近年也有部分的亞洲國家開始思考相應的立法或是用公投方式來保障LGBT族群的權益,以提供更廣泛的LGBT權利,包括同性伴侶的認可。
目前全世界橫跨歐洲、美洲與大洋洲,總計 26 個國家法律承認同性婚姻。 LGBT行為在香港並無違法。目前香港仍未制訂《性傾向歧視條例》,此議題在香港富有爭議性。不過根據《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第383章,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公共主管當局歧視不同性傾向,不過個別私人僱主如不願聘請不同性傾向人士,他們仍有法律上的自由。同性伴侶想要在香港成家立室簡直是比登天還難,除了要面對世俗眼光,同性伴侶沒有法定的身份與地位。而保險就是最直接、最實際的保障,但社會對同志的偏見,也反映在保險公司對「同志買保險」的態度上。沒有法定的身份,為另一半購買保險根本就是不可能。萬一真的發生意外,伴侶也只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什麽也做不了。
隨著年紀增長,購買保險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大公司,雇主都會為員工及其伴侶提供醫療保險,爲的就是伴侶在特定的情況下也可以受到保障。若員工是同性戀,大多機構都不會提供任何的醫療保障,所以他們就必須為自己的同性伴侶購買額外的保險。
同志常見的保險難題
因爲是同志的身份,所以在購買保險的程序上時常被刁難、羞辱?這樣的案列並不少見。相信有許多同志朋友在購買保險時,都會被業務員“要求”做身體檢查。其實購買醫療保險時,保險公司會依據投保人的身體狀況定制保費等細節,提出驗身要求是合理的。
可以為同性伴侶投保嗎?
任何人買保險給另一個人,都須符合「保險利益」的原則,否則就會違法且產生道德風險的疑慮。只是同性伴侶,兩人之間有沒有「保險利益」,這只能取決於保險公司對法律的解讀。有些保險公司會認為,同性伴侶沒有保險利益,但事實上,只要同住在一起、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的同居人,都可算家屬。因同性伴侶缺乏法律上的正式身份,有的保險公司在審核「兩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時,就會特別謹慎;若兩人只是同居、經濟又各自獨立,很難明確認定「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通常就會被保險公司拒保。 同性婚姻全面合法化的國家,同性伴侶就可登記為法律上所認可的配偶關係,即符合保險利益中的第一類(家屬),就能互為對方買保險。
可以讓我的同性伴侶成爲受益人嗎?
雖然説,保單受益人是誰保險公司無權干涉。依據《保險業招攬及核保理賠辦法》規定,如果投保人和受益人沒有血緣關係,保險公司會要求業務員進一步詢問投保動機,對要保人填寫的受益人進行檢視。若不是親屬關係,就要說明原因,避免道德風險。若對方只是同性伴侶,通常保險公司會要求投保人提供大量文件,說明兩人關係,而且很有可能直接拒保。當然也有個破解方法,只要受益人先填寫法定繼承人,之後再去變更受益人。專家指出,一開始投保填寫的受益人,因為會經過保險公司的核保部門,要過關比較困難。但如果先填法定繼承人,再去變更受益人,這時候負責處理的單位就是客戶服務、保單行政相關部門,手續相對單純。
🏳️🌈🏳️🌈🏳️🌈讓臺灣驕傲的一天「同性婚姻合法化」🏳️🌈🏳️🌈🏳️🌈
今天,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也是台灣與整個亞洲性別平權、婚姻平權歷史性的一天,立法院表決《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讓同性伴侶合法結婚的國家! 對此,英國廣播公司(BBC)特別以網站頭條大書特書「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期望有一天,香港的同性婚姻也能取得和異性婚姻一樣的法律地位。
圖片/資料來源:互聯網
Facebook: 香港.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