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心臟病是第3常見的致命疾病,在15年間導致6000多人死亡,發病人數正隨人口老化上升。現今隨著醫療科技發展迅速,心臟開胸手術逐漸由介入治療取代。
香港港安醫院為降低手術風險及應付日益增加的心臟治療需求,將原有治療中心提升為「混合心導管檢查及介入治療手術室」用作診斷、介入治療及開胸手術;同時,為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提供援助的「港安心臟基金」服務也會擴展至成人。
79歲的冼先生成爲第一位接受「港安心臟基金」,治療患上二尖瓣血液倒流的成人。喜愛行山的冼先生,三年前出現嚴重喘氣及呼吸困難。經過檢查後發現患上二尖瓣血液倒流,需要進行開胸手術。開胸手術時間長達4至6小時,再加上冼先生年紀大,不願冒險。冼先生在港安醫院的新手術室接受無須開胸的微形夾介入治療,康復情況良好並在醫院修養3日後出院。手術費原高達80萬元,經基金資助下,他最終只需自費20萬元。
新型診斷與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技術,無需做開胸手術,在影像方法的引導下經過穿刺體表血管,冰潔組其他儀器將導管送到病變的部位。通過特定的心臟導管操作技術對心臟疾病進行確診及治療。心臟介入治療是目前較爲先進的心臟治療,發展迅速。適用於内科治療與外科治療。透過這項技術可治療冠狀動脈造影術、二尖瓣球囊擴張、先天性心臟病等。
港安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鄭長華指也表示,此手術至今已為50多名患者做手術,成功率達9成9,適合心臟較弱與年紀較大的病人。
圖片/資料來源:互聯網
Facebook: 香港.保險